去加拿大读私立小学
去加拿大读私立小学优势多:
1 / 升学率更高:立思辰留学360老师介绍,私立中学的收费标准相对公校来说更为昂贵,即便本地学生也不免费,因此选择此类学校就读的学生主要来自中等以上家庭,毕业后读大学的目的非常坚定,因此每年私立中学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名校录取通知书。
2 / 开学时间灵活:一年有4次或5次开课时间。如果赶不上某个学期,可延至相差仅几个月的下一学期。不用像公校那样只有一年两次甚至一次开学。
3 / 提供住校:设置了宿舍或者学生公寓的学校通常会安排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国际生的生活琐事,会定期跟学生家长沟通,汇报学生们近期的情况,比住寄宿家庭更令家长放心。
4 / 课程设置紧凑:私校老师对国际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习惯更为了解,相对公校严格管理,并且能根据学生的弱项提供多种辅导。只要学生努力配合,往往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中学学业并申到满意的大学。
适合人群:在国内高中在读或者以升入加拿大或者美国名校为目的的高三应届毕业生。
加拿大公立和私立学校差别
一、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入学方式不同
对大多数公校而言,只要你能提供学校校区范围内的居住证明,你就可以将孩子送入读该公校。而这一规则激发了家长们为了孩子寻找好学区房子的意愿,且身为华人,教育的观念更为强烈,这也就使得加拿大特别是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多地区的学区房大热,价格不断上涨,很多家长为了能够进入一个理想的学校甘愿“孟母三迁”。现在很多在菲沙研究所排名较前的小学往往人满为患,一些学校不断增加临时教室。而临时教室也是有限的,一是受制于场地空间,二是教师资源,导致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名额,即使搬进理想的学区,可能还有在waiting list上等待的现象。
因此,对于非加拿大居民的国际学生而言,仅仅看学校排名是不够的,斯隆教育一直建议家长在选择学区、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同时仔细研究学生的构成、社区的环境、社区的人口结构、学生家长的职业构成、学校提供的课程(如ib、ap课程等)、学校提供的课外活动、学校提供的社团组织等,从而匹配孩子的个性选择合适的学区和学校。相反,私立学校则不受居住区域和条件的限制。当孩子申请了某一所私校并被录取后,孩子就可入读该学校,孩子在不同的学龄也可选择不同的私立学校。一些私立学校建有宿舍,以满足一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国际生需要。但私立学校良莠不齐,差别很大,因此,需要家长认真选择。
二、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可用资源不同
公校的教学,特别是小学阶段(elementary school),从一年级到八年级,很多情况下一个班级的大部分科目是由一个老师负责,老师从英文、数学、科学到音乐各科一脚踢。但术业有专攻,多才多艺的老师固然有,但绝不是我们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学年都能碰到。而加拿大最近有点频繁的为争取教师待遇而发生的教师罢工现象在公立学校也经常发生。而私校的教育模式有更多变化,比如很多私校是按教学科目配备老师,而且私校老师的待遇更为优厚,很多老师都有硕士、博士的学位并修有教育相应的学位,每个老师也会有更多精力照顾到不同孩子的个性化需求。
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孩子的成长感受差别很大
家长除了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学习到知识之外,也希望孩子在情感、道德、学业和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发展,并且健康快乐地成长。斯隆教育将此称为完整人格培养模式(whole person development model)。公校由于校园环境、教师资源和资金 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学校主要是完成教育大纲要求的任务,孩子和老师的联系仅仅限于学校的有限时间,很多时候老师没有精力来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特殊需要。
私校则更注重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一种舒适的社区的氛围,在孩子成长的各个环节都能助他们一臂之力。当孩子学业上有问题,学校有老师的个性化辅导和learning center;当孩子对成长和校园生活有困惑时,很多私校有宿舍系统,走读生和住校生学生按照低中高年级一起组成小组,学长可以答疑解惑并建立宿舍这种小集体;当孩子需要与同龄孩子们共享课余的快乐时光时,私校可以提供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孩子在锻炼各种技能的同时也有了很多知心的朋友。
斯隆教育有很多学生在不同的私立学校,由于师生比例较高(一般在1:6左右),学生能够得到学校方面很好的照顾,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孩子们在这种独特环境的熏染是对其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态无疑是有益的。
四、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教学内容(特别是高中)和毕业去向也有相当区别
谈到学生大学去向,先谈谈ap和ib课程。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是美国与加拿大大学课程中可提前放在高中学习的课程,经过50年的发展,现覆盖22个门类,共37个学科。具有优秀ap考试成绩的学生在申请美加大学时会受到青睐,可以得到大学的学分认可并有机会获得高额奖学金。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高中十一和十二年级学生设置的两年制大学预科课程,北美、欧洲许多著名的大学乐于接收ib学生,有一些大学还为优秀ib毕业生提供奖励学分、越级升学的鼓励入学政策。而一般的公校以安省教学大纲为基本要求,学校对孩子是否能考入大学和考入什么样的大学并没有任何责任。
公校有部分学校设有ap课程,虽然有个别学校设有象ib、tops这类的特殊教育项目,但进入该类项目竞争激烈。而优秀的私校,有着100%的大学升学率,很多学生可以进入加拿大和美国、英国一流的大学。除了遵循安省的教育大纲,教授内容往往超前于大纲要求,比如在7年级已经完成8年级的部分课程,到了高中,基本都会增设ap和ib课程,这为孩子未来申请理想的大学增加了砝码。优秀私校毕业生获得的总奖学金的数目和金额都很大。
五、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学费和运营资金来源差别很大
公校对本地生没有学费,除了在学区内购置房产,每年所缴的地产税部分会用于该学区的教育外,家庭的额外开支并不大。公校的其余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其他来源较少。根据学区的不同,有些区域为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会考虑通过引入国际生来创收;而有些富裕区域吸引国际生主要是为提高该学区学生的多文化交流并创造多元文化环境。国际学生需要缴纳学费,一年的学费一般在14000加币(合7万元人民币左右),但还需要考虑寄宿、交通和饮食等费用,不同区域的寄宿等花费不同。
加拿大私校的4大误解
误解一:加拿大私校入学门槛普遍很高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分类方式,加拿大的私立学校至少可以分为三大类。
1.贵族私校
普遍百年以上历史,在加拿大国内名声普遍不错,大部分实行寄宿型封闭教学。入学门槛高,对留学生语言、成绩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且还有相对严谨的面试。学费等开销也会相当大。
2.精英私校
历史没有那么长,大部分为最近几十年开设的学校,走读性质比较多。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中不少对留学生入学时语言情况没有要求,但是普遍会安排面试。一般申请难度中等,费用通常不会比同阶段类似公校高太多。
3.普通私校
这一类学校目前数量有很多,大部分都是为各国留学生进一步在加拿大升学而开办的。很多学校甚至只有1到2个年级开班。例如国内高三学生过来留学进入公校的话,可能会因为学费不够无法按时毕业,但是这类私校教学比较灵活方便学生更好的申请大学。这类学校一般门槛不高,一部分有面试要求。
大家一看这几类私校的情况就基本能明白,门槛高的仅仅只是私校里面的贵族学校。这一类学校的总数其实很少,根据之前的统计情况,哪怕是在安省这样的教育大省,标准的贵族私立名校估计也不超过20所。
误解二:升学数据好就说明教学成绩好
很多家长在关注私立学校具体成绩的时候都会发现不少私立学校都有很厉害的“名校班”了。一个班上一共十来个毕业生,考大学的时候大部分都进入了美国常青藤。按照中国这边的思维来看,这样的学校成绩上就很好。但实际上对于加拿大这边的私校来说,不一定毕业生进了美国常青藤就说明教学成绩好。
因为不管是美国还是加拿大的优秀大学,在录取新生时考量的都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这一个方面。像美国那边的大学就普遍青睐有体育特长的孩子。成绩一般般,橄榄球、篮球、棒球方面出色的孩子一样是可以被名校录取的。
加拿大私校与公校相比,恰恰普遍更注重孩子各方面特点的培养,所以毕业年级很多学生以特长突出的优势被名校录取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但是特长并不是对等于教学成绩,而且特长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人家加拿大孩子从小打冰球,长大之后有培养一个冰球特长也不是什么难事。
中国孩子在国内本来就每天考试专心研究奥数,高中阶段转学到加拿大之后估计也不太可能像加拿大孩子一样培养出来一个“冰球特长”。
所以对于私校的选择也是要看学校的风格特点是否与孩子匹配才行。
误解三:中国孩子报考贵族私校成绩难达标
虽然最近十几年加拿大贵族私校里面中国国际生的比例逐步上升,但和很多公校相比,中国孩子的数量其实并不多。很多中国家长看到这类学校比较高的语言门槛要求和成绩要求都会认为,中国孩子进不去是因为成绩跟不上。实际上,跟西方孩子相比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孩子都有同一个问题:面试不行。
我们这边从小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听话”,不倾向于积极地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思想活跃的人。而西方孩子面试时普遍都能积极思考并且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给面试者一种有主见有观点的印象。在私校的面试中,这是很重要的。
另外,有些私校不仅会面试孩子,还会面试学生家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看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与学校吻合,以及家长是否愿意融入孩子的学校教育。一般来说,孩子面试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如果家长的想法跟学校理念差距太大,学校也会考虑PASS掉这个学生。
误解四:私校完全靠自己,没有政府扶持
虽然说公校都是政府统一拨款设立运营的学校,但私校也不完全是依靠学费来养活自己。
加拿大各个省政府或多或少对于本身范围内的私校都有一些支持。比如,目前BC省私立学校整体上就有35%到50%的教学开支是由省政府拨款负担的。也就是说,加拿大政府对私校也是有一定支持的。
除了政府拨款之外,私校一般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非盈利性质组织机构捐款而设立的学校,这一类学校基本也不追求盈利。另一类才是自负盈亏、追求一定盈利的私校。
加国私校的教学情况一般由各省教育部门监管,同时保障每个私校都有较大的自主权去运作。所以加拿大私校逐渐发展得各具特色,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特点孩子的需求。